10月13日0至15时北京昌平新增1例感染者详情
月13日0—15时,昌平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阳性检测者 ,居住地为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天通中苑一区5号楼。10月11日晚乘坐G54高铁抵京后居家未外出,10月12日通过京心相助报备行程,并通过电话向社区报备 ,当天进行隔离观察。近来已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
【北京疾控提醒您】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情况及健康提示10月13日0时至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1例,其中 ,隔离观察人员18例、社会面筛查人员3例;东城区9例、朝阳区7例 、西城区3例,通州区、昌平区各1例;轻型13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另有3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已通报。
月26日0时至24时,昌平区新增2例确诊病例 ,均为此前报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截至10月26日24时,昌平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 ,均在定点医院集中救治,近来情况稳定。
昌平、朝阳 、延庆紧急通知,有交集速报告APP
〖壹〗、朝阳区:据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日发布,4月16日17时至4月24日14时到访过护国寺小吃(光明桥店)的人员,请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 、居住酒店报告 ,或拨打朝阳疾控部门热线电话87789709报告。
〖贰〗、请家长每天积极配合班主任收集家长行程码、健康码工作,如有家长行程码带“*”号请及时做核酸检测,若有涉疫重点人员请及时主动上报属地社区 ,落实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如有与阳性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的家长请主动向社区 、单位报告,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叁〗、加拿大学生签证是按递送文件审核的方式,在平均2到4个月的时间内通知申请者结果。结果有三:一是拒签 ,在护照上盖章,附上拒签信,告知理由;二是通过 ,将签证附贴在护照上,寄送本人或委托中介;三是通知面谈,在30天内前往使馆面谈 ,时间是周一到周四上午9:00到11:30 。
北京昌平回龙观街道升级中风险地区,需做好哪些防疫措施?
〖壹〗、北京昌平回龙观街道升级中风险地区,对昌平的影响首先是生活方面,会导致当地的一些防控措施变得严格,居民出入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次会导致一部分的物资变得紧缺,比如:口罩、医用酒精等。
〖贰〗 、海淀万寿路是低风险地区,属于低风险区 ,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金晖远洋社区远洋风景小区为高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需提供绿色健康码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都是低风险控制地。
〖叁〗、当前 ,天津市对来自高中风险地区的来津人员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坚持进行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并在隔离期间进行多次核酸检测 ,以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肆〗、北京市与天津市之间的防疫措施严格,天津市对来自高中风险地区的来津人员实施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当前 ,北京存在1个高风险地区和20个中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位于丰台区花乡(地区)乡,而中风险地区则分布在多个区域。
〖伍〗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由中风险地区变更为低风险地区 。海淀区四季青(地区)镇、昌平区回龙观街道升级为中风险地区。截至7月10日15时从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疫情风险等级查询”上可以了解到,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四季青(地区)镇,昌平区回龙观街道由中风险地区降级为低风险地区。
京昌平一超市售货员初筛阳性,这名感染者涉及到了哪些场所?
〖壹〗 、这名感染者涉及龙跃苑三区添越生鲜超市 ,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跃苑三区31号楼,龙跃苑三区东南角核酸检测点 。北京昌平发现了新冠患者,该患者是北京昌平一家超市的售货员。该售货员一直在这家生鲜超市工作 ,这家生鲜超市是龙跃苑三区添越生鲜超市。
〖贰〗、月18日在大兴区发现了一名核酸阳性人员,8月16日这位感染者乘坐着Z22次列车于下午13:30出发,并且在8月17日早晨8:50到达北京 。这位乘客下车以后在8月17日早晨9:35乘坐车辆到达了大兴区林宛小区的核酸检测地点 ,随后到小区进行报备,然后返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场所。
〖叁〗、当检查结果出来以后,朝阳区已经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响应 ,采取流调排查管控以及核酸检测等措施。对于高校来讲,疫情发生一般都是聚集性疫情,学校学生比较多 ,此前在9月6日的时候,也在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在校学生中检测出了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以及武力核酸初筛阳性人员 。
〖肆〗 、其他四名感染者分别是胡某的妻子、女儿、女婿 、外孙。超市接到当地社区的通知后立即封闭了超市,禁止所有人员进出。超市十多名工作人员、送货人员和顾客在超市内等待通知 ,当晚9时许,所有人员被送至附近一家酒店隔离,并接受了核酸检测 。
〖伍〗、彭泽县关于1名初筛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的通告11月28日 ,我县人民医院核酸检测中发现1名初筛阳性感染者,现已在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治疗。
〖陆〗、北京一在校学生确诊,同班9名同学核酸初筛阳性 ,我们需做好哪些防范?防护一:我们要避免和减少去有新冠疫区和高风险地区这些场所。要做到减少自己没必要的出行活动,还要减少或避免我们自身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是长时间的逗留于密闭的公共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