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有什么特征
〖壹〗、腺鼠疫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局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 ,患者大腿根 、颈部、腋下等部位会出现明显的肿块,这些肿块往往伴有剧烈的疼痛。而肺鼠疫则更为严重,病程发展迅速 ,患者体温可高达40~41℃,随后出现咯血痰、气短 、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颜面和四肢可能因缺氧而呈现青紫色 。
〖贰〗、临床特征包括高热 、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和肺部特殊炎症等。鼠疫的记载可追溯至2000年前 ,曾三次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其中一次在14世纪波及我国。解放后,我国基本消除了人间鼠疫 ,但自然疫源地仍然存在 。鼠疫杆菌属耶尔森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叁〗、皮肤鼠疫 病菌侵入局部皮肤出现痛疼性红斑点 ,数小时后发展成水泡,形成脓疱,表面复有黑色痂皮 ,周围有暗红色浸润,基底为坚硬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脓疱 ,类似天花,有天花样鼠疫之称 。脑膜脑炎型 多继发于腺型或其它型鼠疫。
关于鼠疫,权威解答你关心的12个疑问
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 ,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疑问五:鼠疫的易感人群有哪些?人对鼠疫普遍易感 。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 、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少数人的权威言论 ,代替了公众的思考。权威们造成的科学舆论,成了先入为主的思维框框,公众很难了解实际情况,只有无条件接受权威的观点--科学在这里成了一种信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进化论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 。一些进化论学者开始反戈一击,他们根据事实对进化论谨慎地提出了疑问,自然毫无例外地招来了经验性的批判。
牛顿还曾把一个磨得很精、曲率半径较大的凸透镜的凸面 ,压在一个十分光洁的平面玻璃上,在白光照射下可看到,中心的接触点是一个暗点 ,周围则是明暗相间的同心圆圈。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牛顿环 ” 。他创立了光的“微粒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光的运动性质,但牛顿对光的“波动说”并不持反对态度。
惠更斯则把它完整起来 ,认为空间的以太是无所不在的,他把以太作为振动的媒质,把媒质的每一个质点都看成一个中心 ,在中心的周围形成一个波,惠更斯成功地用这个物理图像来解释光的反、折射 、还以此来研究冰洲石的双折射(但是光的波动学说的确立还有待于一个半世纪之后由英国的T.杨的干涉实验来证明)。
“他有自由选取结束生命,但那将是一个重大错误 。 ”霍金说,“无论命运有多坏 ,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听来像老生常谈,然而这发自霍金的心声 ,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勉励,因为他的行动已证明了一切。 到底人类可否在其他星球上居住?此等疑问由这位宇宙论大师解答最为适合 。
云南勐海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当地开启了哪些应急处置工作?
针对云南勐海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9月21日 ,国家、省级专家组在疫情上报1两小时内抵勐海县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疫情发生后,按照《云南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要求,勐海县委、县政府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应急响应 ,成立鼠间鼠疫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组建专家专业队伍,开展检诊检疫。
是的 ,云南勐海县鼠间鼠疫疫情防控指挥部25日通报,该县西定乡一边远村寨发生鼠间鼠疫,且通过主动搜索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1名3岁儿童被诊断为疑似腺鼠疫病例,正接受治疗 。疫情发生后 ,当地政府已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第三次鼠疫首发于哪个大洲?
〖壹〗 、亚洲。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查士丁尼大鼠疫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取上亿条生命。第二次鼠疫从14世纪中叶开始,前后300年 ,欧洲大陆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
〖贰〗、第三次大爆发涉及中国:在19世纪,鼠疫在中国南部爆发,并迅速传播到各大洲。特别是在1894年 ,广东首先爆发了黑死病,随后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传到了欧洲、美洲 、非洲等多个国家。1910年东北鼠疫大流行:在1910年,鼠疫在东北地区大流行 ,造成了大量死亡 。
〖叁〗、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前两大鼠疫大流行始于查士丁尼瘟疫和黑死病。最近,所谓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爆发始于1855年的中国云南。疾病横越全球,在未来的几十年中 ,感染的旅客带着它蔓延了所有的六大洲 。世界范围内的爆发使大约1500万人的生命慢慢消失在上世纪50年代。
〖肆〗、第二次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在1948~1951年的这三年时间,鼠疫带走了欧洲四分之一的人口,丧生人口达六千多万 ,甚至在这之后的若干年里,鼠疫的步伐从未离去,它蛰伏在暗处 ,时不时的咬上一口,在整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 ,鼠疫都是威胁欧洲人生命安全的最大黑手。
腺鼠疫有潜伏期吗?会出现人传人吗?
〖壹〗 、人传染鼠疫有什么症状?潜伏期2~3天,预防接种后可延至9~12天 。临床上大多表现为腺型、肺型及二者继发的败血症型。近年来轻型及隐性感染也相当常见。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症状一)腺鼠疫最为常见,多发生于流行初期 ,淋巴结在病程第1天即有增大,伴红、肿 、痛,于第2~4天达高峰 。
〖贰〗、鼠疫的潜伏期比较短 ,一般在1-6天,大多数是2-3天,个别病例可以达到8-9天。其中腺鼠疫和皮肤鼠疫潜伏期比较长,大约是2-8天 ,原发性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是1-3天。鼠疫的潜伏期比较短,传染性特别强。鼠疫可以通过鼠蚤传播 ,也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体液或者是接触病兽直接传播 。
〖叁〗、人体感染鼠疫杆菌后,各种类型鼠疫的潜伏期略有不同。腺鼠疫约2-5天,原发性肺鼠疫为数小时到3天 ,曾经接受预防接种者的潜伏期可长达9-12天。
云南勐海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是的,云南勐海县鼠间鼠疫疫情防控指挥部25日通报,该县西定乡一边远村寨发生鼠间鼠疫 ,且通过主动搜索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1名3岁儿童被诊断为疑似腺鼠疫病例,正接受治疗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已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针对云南勐海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9月21日,国家、省级专家组在疫情上报1两小时内抵勐海县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疫情发生后,按照《云南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要求,勐海县委 、县政府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应急响应 ,成立鼠间鼠疫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组建专家专业队伍,开展检诊检疫 。